銀行理財迎政策利好 公募基金產品受衝擊

12月5日消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新規落地,國內萬億理財市場迎來重新洗牌的契機。本周日晚,銀保監會正式公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其中包括理財產品可靈活投資股市、不設購買門檻、首次購買不用櫃檯面簽等一系列政策利好。

事實上,早在10月中旬相關徵求意見稿發布之際,各大商業銀行雲集響應,設立銀行理財公司子公司的步伐就有了明顯加快。從數量上看,包括工、農、中、建四大行在內,目前已有20家商業銀行發布了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公告。

農行以及工行均於上周宣布設立各自的理財子公司。經營範圍為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理財產品等。

銀行理財迎政策利好,紛紛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同時,大量的公募基金不免倍感壓力。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在理財產品設計方面更具靈活性,同時可繼承銀行強大的渠道能力,對於公募基金而言,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一新生資管機構絕對是勁敵。

在此之前,認購起點低、購買靈活便捷一直是貨幣基金招攬投資者的“殺手鐧”。如今,隨着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落地,未來發行的理財產品也將具有這些特點,從而有了與貨幣基金一較高下的條件。

據《電商報》了解,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不設銷售起點,也就是說,以前最低5萬元才能夠買的門檻在降至1萬元后,將來更是1元即可購買;與此同時,參照其他資管產品監管規定,將不強制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面簽。諸多利好政策使得銀行理財產品具備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條件。

基金產品失去優勢的同時,基金銷售的渠道也將進一步受到限制。儘管在基金代銷市場,包括BATJ在內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但銀行依舊是其基金產品最重要的銷售渠道。

公開資料显示,2017年,工商銀行代理基金銷售金額達到9232億元,反觀基金第三方銷售的頭部機構天天基金網,其基金銷售額僅為4124.02億元。

對此,有基金公司從業人員坦言,在銷售渠道上,銀行理財子公司擁有銀行這一直接面向客戶的重要渠道;在資產端的掌控上,可及時獲知企業和客戶的融資需求。相比之下,基金公司均不具備抗衡的實力。

不過,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正式投入運營之前,需要完成風控體系建設、業務布局、產品設計等各方面工作,從市場化進程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由此也為基金公司的渠道開拓及產品升級提供了足夠的調整時間。

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銀行理財子公司在促進投資理財市場進一步分化的同時,將有效拓寬理財產品選擇的餘地,對於這樣的結果,廣大投資者顯然是樂見其成。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dsb.cn/

【借錢借款相關精選資訊】

傳統典當業轉型新契機,高雄當鋪不再走單一路線!

讓你借錢更容易,高雄當舖線上平臺,加line好友諮詢更快速!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