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預計,2023年上半年香港有31隻新股上市,其中大型新股僅有一隻,中概股回歸上市也只有一隻,新股總共融資178億港元(31億新元),對比2022年上半年的24隻,新股數量增加29%,融資額微升1%。

踏入下半年,香港新股市道在第三季表現持續疲弱。港交所的數據显示,7月只有六隻新股上市,8月更沒有新股上市,遠少過去年同期分別有16隻和五隻。

分析相信,大陸多個部門早前宣布措施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包括收緊A股IPO節奏,短期或有更多大陸企業尋求赴港上市。

香港一直是國際集資中心,今年新股市場卻顯淡靜,8月更沒有新股上市。有分析相信,中國證監會早前表明收緊A股IPO節奏,短期內或有更多中國大陸企業尋求赴港上市。但也有香港金融業界人士認為,美國因為政治原因杯葛港股,香港的新股集資中心地位前景不容樂觀。

香港資深投資人邵志堯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香港一直扮演中西方交流的橋樑角色,包括中國大陸企業在香港上市,西方資金入股,達至共贏局面。但近年中美關係緊張,許多外國基金公司紛紛撤離香港,中企在香港能夠籌募到的外國資金越來越少,以至今年少了許多大陸企業赴港上市。

相對去年9月有八隻新股上市,今年9月暫時只有中國大陸生物醫藥公司宜明昂科於月初上市。計劃在9月25日上市的大陸海運物流公司樂艙物流,以及大陸生物製藥公司友芝友生物,則在日前啟動招股。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也認為,大陸收緊A股新股上市審批,有利香港新股市場,因為大陸企業會考慮先赴港上市,其後才回大陸上市。但赴港上市籌備時間最快要半年,平均約九個月,即使大陸企業立即決定轉為赴港上市,也未必趕得及今年內成事,未必能帶動香港今年新股上市數目。

邵志堯指出,若中美關係沒有改善,短期內香港新股集資中心的前景令人難以樂觀。他認為,目前香港唯一可以做的是發展綠色金融。因為美國一方面跟中國打貿易戰、金融戰和科技戰,另一方面也想和中國在全球氣候問題上合作,港交所可以尋找綠色金融的相關企業在香港上市。

不過,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自大陸今年3月底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以來,企業提交備案材料积極踴躍。截至上星期四(9月7日),中國證監會已收到逾138家企業的備案申請,其中97家大陸企業擬赴港上市。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fp-ad-imu1’); });

香港新股市場在今年上半年明顯收縮。根據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早前發布的數據,以2023年上半年的新股融資總額計算,港交所上半年跌出全球前三位,排名第六。上交所及深交所將分別成為全球最大與第二大上市目的地。紐交所以完成上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首次公開募股)而取得第三位。阿布扎比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將分別排名第四位和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