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人工晶狀體為進口 業內加快推進國產化道路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題:90%人工晶狀體為進口 業內加快推進國產化道路

  新華社記者 龔雯

  小小的一片人工晶狀體,對白內障患者而言,是實現重獲光明的重要載體。但是,在這個看似小眾的醫療領域里,以終端銷售收入來看90%為進口品牌。面對這一現狀,加快推動我國創新性生物材料研發、加速國內外資源整合,用國產替代進口,緩解百姓醫療負擔,已成為業內共識。

  白內障是常見的致盲性眼病,治療的主要手段是手術。“通俗解釋就是,人眼中的晶狀體發生渾濁,影響視力,安裝一個人工晶狀體,讓患者恢復視覺功能,就好比是給照相機換了一個鏡頭。”中山大學眼科中心白內障治療中心主任醫師吳明星說。

  根據全國白內障復明手術信息報告系統,2016年全國白內障手術量285萬例,白內障手術率(CSR,每年每百萬人群施行的手術例數)達到2070,僅處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CSR是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開展白內障防盲致盲工作水平的指標,目前發達國家已達9000多,印度達到6000以上。

  在一些眼科醫生看來,我國CSR尚未達到一個高水平,主要是因為我國還沒有形成相應的強有力的眼科產業。過去,中國眼科產業沒錢沒技術,創新跟不上,直接導致現在本土產品相對落後,進口產品更有市場話語權。

  據了解,Abbott、Alcon、Carl Zeiss等20多家海外眼科企業在中國擁有超過100張人工晶狀體產品註冊證,產品線幾乎“垄斷”了中高端市場。相比之下,包括河南宇宙、珠海艾格在內的7家國產企業,僅擁有10張左右人工晶狀體國產註冊證,在高端市場更是集體淪陷。

  吳明星表示,臨床中常用的進口人工晶狀體,一片兩三千元,國產的便宜一半,但因為主要是低端硬性晶體,比不過高端摺疊晶體,所以進口佔據了主流地位。預計2017年全國白內障手術量超過300萬例,以此估算,進口人工晶狀體就有近百億元的市場規模。

  進口強勢所帶來的問題,一是價格昂貴,無法應用到更多老百姓(603883,股吧)身上,二是產品參數依據的是歐美人,用在中國人身上,可能會因為設計和構造引起誤差。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國內“產學研醫”正积極尋求出口。12月2日,由昊海生物科技牽頭,聯合中山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四川大學等多家單位成功申報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人工晶狀體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發”項目在上海宣布啟動。

  作為項目負責人,吳明星表示,此次的研發項目將基於中國人眼部大數據庫完成個性化人工晶狀體設計,實現高端人工晶狀體的產業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雖然我國人工晶狀體在材料、設計、加工方面還有一些不足,但是我國生物材料產業、眼科材料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十三五”規劃對我國眼科材料的發展非常重視,未來我國的創新型生物材料企業有望在國際舞台上佔據一席之地。

  聲明:轉載上述內容屬於廣告或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東方財經網的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其他文章推薦】

※想知道屏東當舖老字號合法經營當舖在哪裡嗎?

台中當鋪,台中汽機車免留車借款,哪家可以快速借錢一次搞懂懶人包!

※借錢救急!高雄借貸有多年貸款經驗的申辦團隊,提供您更多融資借貸、小額借貸!

※別擔心!台北市當舖首選,台北當舖幫你處理借貸問題,助你靈活運用錢!

台北汽車借款免留車服務,讓您的汽機車變為活用的週轉金!!

※持台灣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在國外也可以信用卡換現金嗎?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