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基金選擇之道!彼得林奇自有獨到之處

摘要 【看基金選擇之道!彼得林奇自有獨到之處】選擇一隻好基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毫無疑問是悠久的,但75%的股票基金連市場的平均業績水平都趕不上,幾乎年年落後於大盤。事實上,一個基金經理的業績只要能夠與大盤指數持平,就在所有基金經理排名中高居前1/4。

  選擇一隻好基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毫無疑問是悠久的,但75%的股票基金連市場的平均業績水平都趕不上,幾乎年年落後於大盤。事實上,一個基金經理的業績只要能夠與大盤指數持平,就在所有基金經理排名中高居前1/4。

  的確很奇怪,入選股票指數的就是那些股票,而這麼多基金公司買賣的也是那些股票,但基金投資業績卻比不上指數,這是一個現代證券市場之謎。

  彼得林奇曾經做過統計測算,將根據一大批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業績計算得出的平均業績水平,與標普500指數型基金相比。如果1983年1月1日用10萬美元投資於指數基金,到1991年1月1日就會增值到30.8萬美元。若投資一般股票基金,只能增值到23.6萬美元。指數基金居然在10年中連續8年戰勝主動型股票基金。

  如果以30年的時間來看,主動型股票基金在美國股市上總的投資收益率為2548%,被動型指數基金是2470.5%,相差無幾。你發現了嗎?投資者費時費力、費盡心血想要挑選一隻好基金,選一個最優秀的基金經理,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努力都是白費的。

  或許你覺得這個結論很武斷,我們來一起回顧下彼得林奇與其搭檔,當時美國基金業內首屈一指的權威專家邁克爾理柏(Michael Lipper)所做的實驗。

  彼得林奇和理柏,花了好幾個小時審閱75位基金經理候選人的個人簡歷和業績記錄,從中挑出了25位進行面試。然後同時錄用幾位基金經理,每人分別管理一部分投資組合。

  事後發現,某種投資風格的基金經理或某種類型的基金,不可能在所有情況下戰勝市場。股票如此,基金同樣如此,所以除非你採取中庸之道,各種不同的基金都買一些,否則必定會出現某一時段的跑贏大盤或者某一時段的跑輸大盤。

  彼得林奇還特別提到了很多投資者非常偏愛的“參考歷史業績選基法”。有人以為只要買過去一年或者幾年業績表現最好的基金就行了,而事實上,這個方法非常愚蠢。那些冠軍基金,往往是那些押寶於某個熱門行業或者幾隻熱門股,結果交了好運中了大獎。否則,又憑什麼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如此遙遙領先呢?再過一年,這個好賭的基金經理,肯定就沒那麼好運了,他很有可能從第一名變成最後一名。

  美國《Investment Vision》雜誌有過一篇報告指出,從1981年-1990年,如果每年選擇過去3年期歷史業績最佳的基金進行投資,結果會落後標普500指數2.05%。如果選擇過去5年期業績最佳的基金進行投資,會比標普500指數領先0.88%,選擇過去10年業績最佳的基金進行投資,會比標普500指數領先1.02%,如此微弱的優勢,連支付基金申購贖回費都不夠!

  所以,你指望靠公開信息去評判基金經理哪個好?又或者通過參考歷史業績去挑選基金,到頭來,可能都是自己覺得自己做的很好,自娛自樂罷了。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進行基金投資呢?彼得林奇給我們梳理了些思路,很值得參考。

  先把最重要的幾種基金類型分類如下:

  資本增值型基金:基金經理各類型股票都可以投資,不拘泥於特定投資觀念,彼得林奇所在的麥哲倫基金就屬於此類。

  價值型基金:選股的主要標準不是盈利能力,而是公司的資產價值。例如,天然資源開採公司、房地產公司、有線電視公司、輸油管道公司以及飲料灌裝公司等。這種價值型公司,大多數為了購置資產承擔很高的負債,他們追求的目標是,還清債務后公司大賺一筆。

  績優成長型基金:主要投資於中盤和大盤績優股,這類公司在業內地位穩固,成長良好,增長速度穩定,盈利每年至少增長15%以上,因此周期型股票、緩慢增長型藍籌股都不包括在內。

  新興成長型基金:主要投資小盤股。

  特殊情況基金:投資那些正常情況下並沒有特別吸引人之處,但突然發生某種事件改變了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股票。

  基金比較有幾個原則:

  1、必須將同一類型的基金相互比較

  2、基金漲跌要參考所在行業的表現

  如果去年黃金行業股票平均下跌了10%,黃金行業股票基金也相應下跌10%,這種情況下再去指責基金經理是非常不近情理的。如果人們在此時拋了這隻表現差的,去換另一隻表現好的基金,就犯了一個錯誤——這些人往往是在最不應該更換基金的時候更換了基金,其實此時他們拋棄的價值型基金剛開始觸底反彈,而他們準備要買入的成長型基金剛剛開始見頂回調走下坡路。

  或許你會說,在價值型基金普遍表現不佳的時候,有一隻價值型基金表現特別牛逼,但這並不值得高興。因為很有可能是這隻基金的基金經理違背了原則,把本應投向價值低估型股票的投資人的錢,轉而投資了一些大盤藍籌股或者公用事業股。這種基金經理缺乏嚴格的自律,也許短期業績會風光一時,但只是短暫的,一旦價值型股票開始回升,這個基金經理缺沒有投資多少價值型股票,結果基金持有人支付額外管理費,本來是想購買價值型基金的,結果當價值型股票上漲的時候,卻享受不到相應的大幅增值。

  經驗老到的投資人會仔細研究一隻基金的年報或者半年報,以檢查這隻基金購買或者準備購買的股票是否與基金的投資風格相吻合。例如,在價值型基金的持股名單中不應該出現微軟公司的股票。

  基金配置的絕佳策略:

  1、組建基金全明星隊

  把準備投入的資金,分成6部分,分別買入上述5種基金,再加上一隻公用事業基金或一隻混合型基金。後面兩種基金在股市大幅震蕩行情中,非常有助於你的整體業績保持穩定。資金可以分為6等分買入。

  2、有了新的資金,想增加投資,可以調整各種不同類型基金在投資組合中所佔的比重,把新的資金投入到那些表現已經落後於市場的基金。

  那麼如何判定哪些類型的股票表現已經落後於市場了呢?

  如果光從股價表現來看,似乎很難摸到什麼規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分股都是典型的製藥或者食品行業大盤股,道瓊斯指數成分股則絕大多數都是周期型公司股票,納斯達克指數和羅素2000指數的成分股則主要是小盤成長型公司,如連鎖餐飲和高科技公司。

  回顧上世紀90年代美國股市,就能看出大盤股與小盤股的波動模式有何不同。首先,小盤成長股的震蕩遠遠要比大盤股激烈得多,小盤股走勢忽上忽下,大盤股走勢如雄鷹平穩翱翔。

  其次,小盤股雖然經過較長時間的來回折騰,但最終收益率還是趕超了大盤股。

  1986年到1990年這5年,小盤成長型股票只上漲了47%,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大漲了114%。但是到了1991年,羅素2000指數飆升了62%,有些小盤成長型基金漲幅高達70%,甚至80%。

  顯然,小盤成長型股票已經連續5年表現不佳的1990年,卻是加倉投資小盤成長型股票的大好時機。

  彼得林奇教了我們一個可以量化的方法,財爺推薦給大家。

  可以比較小盤股和主要由大盤股構成的標普500指數的相對市盈率水平。由於小公司成長性一般高於大公司,所以小盤股市盈率通常也高於大盤股,由此可以推斷,小盤股市盈率水平,應該一直高於標普指數才對。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正是這個方法有用的地方。某些時候,小盤成長型股票非常不受市場青睞,股價十分低迷,市盈率甚至下跌到與標普500指數相同的水平,這種情況非常罕見。而在另外一些時候,小盤成長型公司的股票,受到市場狂熱追捧,股價高得非常不合理,小盤股平均市盈率會高達標普500指數的2倍。從彼得林奇舉例的圖表可以看出,當時的20年間,只有1972年和1983年這兩年的市盈率相對水平突破2.0,但這兩次突破2.0以後小盤股都大跌了好幾年。事實上,1983-1987年的大牛市期間,小盤股大部分時間都沒什麼表現。因此,當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相對水平逼近於可怕的2.0時,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暗示,此時應該避開小盤成長型股票,而轉投大盤股。

  我們還可以看出,買入小盤成長型股票的最佳時機,就是市盈率相對水平下降到1.2以下的時候。當然,要利用這個投資策略來賺錢,你必須非常非常有耐心,因為小盤股大跌之後,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重新積蓄能量,然後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會再次全面大漲。例如,在1977年的時候,小盤股在此之前已經連續上漲了一兩年了,華爾街普遍認為小盤股行情到頭了。彼得林奇卻根據相對市盈率變化圖表,對市場主流看法不予理會,堅決重倉持有小盤股,而正是這個決策,讓麥哲倫基金後來連續5年跑贏大盤。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

(責任編輯:DF142)

鄭重聲明:東方財富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eastmoney.com/

【理財規劃相關精選資訊】

你懂理財嗎? 20歲起該懂的理財規劃個人財務規劃

多少錢才夠用?國人對退休規劃的三大迷思,專業理財規劃師財務顧問讓你完美享受退休生活!

做好財務規劃,善用理財方法,拒做守財奴!

看不懂公司稅務?報稅不求人,專業稅務諮詢財務顧問專家助您輕鬆搞定!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