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香港夜繽紛”新增的一些措施,也被批評欠缺吸引力,如周三馬場免費開放公眾席、晚上乘搭港鐵五次送一次等。對許多港人來說,“香港夜繽紛”活動有很多,但似乎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翻查資料,港府在今年初恢復通關后就開始籌備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活動,包括2月初推出“你好!香港”活動,免費向海外遊客派發50萬張機票,吸引他們訪港。然而,首半年訪港人數並無明顯增加,显示當局的旅遊推廣活動成效不彰。

另一方面,鄰近香港的深圳也一樣處於疫后復蘇階段。港府公布“香港夜繽紛”活動后,深圳翌日也宣布推出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措施,包括加強向港澳遊客宣傳、發放旅遊消費券等等。深圳近年發展迅速,在疫情后更吸引越來越多港人前來消費。面對深圳來勢洶洶,香港要通過發展夜經濟集更多人氣,恐怕不是那麼容易。香港政界一些人把夜市視為刺激香港經濟的靈丹妙藥,也未免有點天真了。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fp-ad-imu1’); });

香港經濟在疫情結束后的復蘇速度不如預期,特區政府於是在上星期四(9月14日)啟動為期半年的“香港夜繽紛”活動,推動多家大型企業和商場舉辦一系列夜市活動,全力發展夜經濟。這些活動能否刺激香港經濟復蘇,成為近日社會的熱門話題。

另一方面,港府在疫后大力推廣旅游業,今年頭八個月入境旅客人數已逐漸回升至疫前的逾八成,可許多遊客皆反映晚上沒有地方消遣,對游香港的興趣越來越淡。港府擔心長此下去會不利香港旅游業發展,於是想方設法重振夜經濟。

不過,我吃完飯回家途中,看見地鐵站在晚上快到10時仍然有不少市民出入,似乎都是出外消費。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目前尚難判斷“香港夜繽紛”活動的效果如何。

然而,港府公布的多個夜市活動連日來卻被質疑有湊數之嫌,例如10月1日國慶煙花匯演、11月美酒佳肴巡禮、旅遊發展局主辦的跨年倒數,以及明年農曆新年的花車巡遊,全是疫情前每年都會舉辦的活動,只不過這次是以“夜繽紛”名義重新包裝推出。

我在“香港夜繽紛”啟動后的首個周六晚上,去了九龍區一個大型商場吃飯,發現許多餐廳都聚集了大批食客光顧,氣氛相當熱鬧。但一些零售店尤其是售賣奢侈品的店鋪,則跟早前差不多,人流依舊稀稀疏疏。

事實上,夜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個城市經濟活躍度的重要標誌。加快夜市經濟發展,的確有利城市擴大消費、繁榮市場;但要推動整體經濟,消費僅是其中一個小部分而已。夜經濟或許可以幫到低收入群體,可對宏觀經濟卻未必有太大的幫助。

曾幾何時,香港不論是油麻地廟街、旺角女人街,還是中環蘭桂坊,都是愈夜愈精彩,讓香港享有“東方之珠”的美譽。然而,三年冠病疫情改變了香港市民的消費習慣,許多人在疫情后減少晚上外出,加上不少人喜歡周末北上消費,香港本地的夜間消費市道在過去大半年相當蕭條。

踏入4月份,港府又推出“開心香港”計劃,在不同地區舉辦一系列活動及大型美食市集,部分商戶同樣表示生意不理想。港府這次在商場和維港兩岸的海濱舉辦一連串夜市活動,能有令人喜出望外的成績嗎?外界似乎都不是很樂觀。

經過近一個月的籌劃,“香港夜繽紛”活動終於出台。綜觀這次活動,港府主要是擔當統籌的角色,並成功拉攏到賽馬會、港鐵、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等大機構支持,各自推出不同的夜間活動。擁有香港大部分大型商場的多個地產商,也同意延長旗下逾80個商場的晚上營業時間,以及提供不同消費優惠,全力配合港府的活動。

退一步說,香港回歸中國二十多年以來,儘管旅游業蓬勃發展,海內外遊客連創紀錄,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但客觀而言,旅游業在疫情前佔香港GDP的比重最多也只有5%左右,對香港經濟的直接貢獻不大。香港當然可以搞夜市,但如果將夜市看作是拯救香港經濟的靈丹妙藥,明顯是高估了旅遊經濟的作用。

說到底,近年香港經濟欠佳,主要是受到大環境影響,外在因素是中美關係緊張,內在因素則是大批中上階層移民,內需疲弱及欠缺人手。香港經濟若要恢復快速增長,還是要在其他高端產業,如金融、商貿和科技創新業等方面多動動腦子,而不是對發展夜經濟寄以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