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貸被指仍“頂風”收取砍頭息

4月7日消息,近日,據新浪黑貓投訴平台显示,有着中國“P2P第一股”之稱的宜人貸仍在變相收取“砍頭息”。《商學院》記者與其中一位投訴人(化名“周先生”)取得聯繫,周先生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其去年11月份在宜人貸平台申請借款7萬元,不料簽約的电子合同上借款本金卻變成了9.09萬元,且簽約成功后就要一次性交清前期服務保障金及信息諮詢服務費共計2.09萬元,還款總額達12.5萬元。

事實上,這並不是偶然事件,截至4月6日早間,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關宜人貸的投訴已達95條,而在聚投訴平台上有關宜人貸的投訴已達2877條,內容涉及套路合同、砍頭息、高利貸、延期服務、暴力催收、侵犯個人隱私等等。

不僅如此,宜人貸2018年凈利潤也出現大幅下滑。據宜人貸2018年財報显示,當年實現凈營收為56.21億元,同比增長1%。不過,其凈利潤卻同比下滑30%,為9.67億元。與凈利潤同樣出現下滑的,還有其借貸人數與借貸金額,全年個人借款人為55.37萬名,促成借款金額為386.06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4.71%、6.76%;同期,為48.55萬人完成468.63億元的資金出借,分別同比下降18.07%、2.52%。

與財報同時公布的還有業務調整,控股股東宜信集團擬將旗下宜信惠民、宜信普惠、指旺財富三大板塊注入宜人貸上市公司主體內,宜人貸高管曹陽在2019年三月底辭去COO和CTO職位,宜信創始人唐寧親自披掛上陣,出任調整后的宜人貸CEO。此舉可謂意義重大。

針對“砍頭息”及業績、組織變動等相關問題,《商學院》記者聯繫宜信集團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敏感時期”不方便回答。隨後,記者向宜人貸方面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為何昔日有中國“P2P第一股”之稱的宜人貸會出現上述種種情況?

“夜幕”下的“砍頭息”

作為昔日中國“P2P第一股”的宜人貸深受強監管影響,業績嚴重下滑,股價持續下跌,投資人對平台的信任程度不復從前。同時,諸如高額砍頭息、高利率等行業“黑幕”也逐漸暴露在陽光之下。

所謂“砍頭息”,指的是給借款者放貸時先從本金裏面扣除一部分錢。由於監管明令禁止平台收取“砍頭息”,因此不少平台開始將“砍頭息”包裝成諮詢費、快速手續費、加速審核費等其他項目,通過扣除這些費用,變相突破法定民間借貸利息上限。

為了躲避砍頭息之嫌,宜人貸與用戶簽訂的借款合同裏面,會將前期服務費加上去,使得合同金額大於借款人申請金額。

周先生向《商學院》記者反映,經收費中介(該中介向周先生收費7000元)介紹,他於2018年11月14日在宜人貸APP上申請了一筆貸款,根據提示,貸款70000元,分36期償還,每月還款額為3477.44元。

但周先生偶然發現,雖然實際貸款額是70000元,但合同金額卻是90909.09元,其中的10000元是所謂的“信息諮詢服務費”,但每個月的還款額卻是按照90909.09元除以36的所得數額,即3477.44元。

周先生還表示,平台在放貸首日連同“信息諮詢服務費”一起划走的還包括10909.09元的前期服務保證金,這在簽合同之前他是不知曉的,中介也未曾向其說明。實際貸款額是70000元,而還款總額達12.5萬元,那麼這筆借貸的總真實利率已經高達78.84%,屬於典型的高利貸。

3月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網絡借貸不實廣告宣傳涉嫌欺詐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風險提示》,要求各會員從業機構應嚴格依法合規經營,不得從借貸本金中以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等費用的方式直接或變相收取“砍頭息”。這實際上是徹底切斷了P2P平台打“擦邊球”可能性。

實際上,自新規發布以來,宜人貸股價已連續下跌多日,作為一家凈利潤高度依賴“服務費”收入、深諳“砍頭息”之道的的網貸公司——宜人貸自己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其實也可能隨時落下。

而在2017年,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也頒布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文件內容,其中就明確規定,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

宜人貸玩的這些“套路”使得自己近期不斷遭到貸款人投訴。據聚投訴平台公開數據显示,截至2019年4月6日早間,針對宜人貸的投訴帖已高達2877條。僅在4月3日單日,該平台上就有19條有關宜人貸的投訴,內容涉及延期服務、高利貸、暴力催收、侵犯個人隱私、砍頭息等。甚至在2018年3月還出現了集體投訴。

業務重組,創始人唐寧親上陣可否“活下去”?

在多家P2P平台頻頻出現兌付危機之下,2018年,互聯網金融行業迎來了嚴厲監管,伴隨着各類政策的頒布,行業進入合規化流程。作為行業龍頭,宜人貸又如何應對呢?

近日,在其發布的最新年報中显示,宜人貸宣布將控股股東宜信旗下宜信惠民、宜信普惠、指旺財富三大板塊將納入宜人貸上市公司主體內。

資料显示,宜人貸上市三年以來,網絡放貸依舊是其主營業務。根據財報,宜人貸的收入來源主要為貸款便利服務費、貸后服務費、賬戶管理服務費。其中,四季度,貸款服務佔主營業務的,第三季度,貸款服務占其主營業務的63.49%,第二季度佔比69.53%,而第一季度該佔比為88.03%;2017年的第三季度,貸款服務占其主營業務的比例更是高達94.73%。

事實上,宜人貸貸款便利服務費收入下滑是由貸款發放量的減少所導致的。

自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宜人貸的貸款撮合量出現大幅下滑,環比幾近腰斬,撮合貸款總量為65.46億,貸款人數為9.64萬,第四季度的放貸量和貸款人數雖然較第三季度有回暖跡象,但是也難掩業績疲態,放貸量為83.67億,同比下滑38%,貸款人數為11.13萬。2018年全年,宜人貸發放貸款386.06億元,較上一年度的414.06億元,減少7%。

貸款總人數的減少背後,是該公司在第四季度實現凈營收12.71億元,同比下降30%,繼去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現負增長之後再度下滑,凈利潤為3.31億元,同比下降26%,凈利潤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降。同時,2018年全年的凈營收總額為56.21億元,比上年增長1%;凈利潤為9.67億,相較去年同期減少30%。

此外,宜人貸的逾期率也呈現出上漲的態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宜人貸M1、M2、M3逾期率分別為1.0%、1.9%和1.8%。而在當年三季度,該數據分別為1.1%、1.8%和1.5%。對此,宜人貸解釋稱,逾期率的上升是由於貸款量增長放緩以及公司資產信貸業績的持續變動所致。

隨着財報出爐,在當晚的公告里,宜人貸還宣布,宜信集團旗下的宜信惠民、宜信普惠、指旺財富三大板塊,將被整合納入上市公司宜人貸的體系。

宜信普惠是宜信集團的線下資產端,宜信惠民和指旺財富是集團的線上理財端。

這三家公司只能算是宜人貸的兄弟公司和合作公司,現在要全部合併到宜人貸。這相當於是把宜信集團裏面涉及到P2P的所有業務都整合到宜人貸一家平台。

除此之外,宜人貸還在業績報告中透露了公司高管曹陽在2019年三月底辭去COO和CTO之職位。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宜信創始人、集團總裁唐寧還親自披掛上陣,出任調整后的宜人貸CEO。唐寧的這個舉動,可以說意義很大。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上市四年了,宜人貸都沒有把宜信普惠、指旺財富納入上市公司,為何偏偏此時作出整合的決定?

事實上,在網貸行業“三降”背景下,大多數網貸行業的頭部平台都面臨着降規模的考驗。據多位業內人士稱本次宜信集團對架構進行調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迎合監管,規範發展的要求。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在備案政策不斷收縮的背景下,根據監管要求,一個公司下只允許有一個主體備案。宜人貸業務重組的原因是為了應對監管的要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其對於整個行業的擔憂。重組后宜人貸未來其發展的優勢明顯,可以節約一些運營成本,減少備案以及相關牌照的費用。”

公開資料显示,目前宜信惠民和宜人貸已經提交了合規自查報告。

那麼,業務整合是否與合規備案有關?對此,《商學院》記者也向宜人貸方面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仍未得到回復。

宜信此次整合短期內看存在利好,但長期來看,亦面臨強監管的調整。

在談及重組后宜人貸未來的挑戰時,宋清輝表示:“當前,整個網貸行業的發展已經接近瓶頸期,宜人貸未來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小,如何跨過去是擺在宜人貸管理層面前的難題。”

事實上,2019年1月下旬出台的《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下稱《175號文》)指出,應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其意思就是,不要用出借人(老百姓)的錢了,而用金融機構的的錢去放貸。

據某資深互聯網金融人士表示:“p2p這塊未來還是會以加強監管,保護投資人為發展方向,所以合規的要求應該會越來越嚴。而在業務上來講,未來將主要發揮平台助貸的屬性。”

這就是為什麼宜人貸是在公布財報的幾家上市P2P平台里(拍拍貸、小贏、樂信)中唯一一家出現業績下滑的平台了。據了解,2018年拍拍貸、小贏、樂信這三家公司都是助貸業務快速發展,放貸的資金來自於機構。

也因此,宜人貸在財報中表示:“2018年,宜人貸與多家領先金融機構及銀行達成合作,專註於資金來源的持續多元化。”不過,並出現沒有具體的數據,也沒有具體的合作機構名字。

說到P2P行業,宋清輝充滿了擔憂。他表示:“未來P2P行業的監管(會)越來越嚴厲,行業內不同的企業亟需加快轉型,以便能夠更好地‘活下去’。”

據財新4月3日報道稱,P2P備案工作或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啟動試點。其中,監管擬將網貸機構分為區域性和全國性的經營平台,並提出了數千萬元和數億元起的資本金門檻。此外,監管也在醞釀要求平台需計提不同層級的風險準備金和風險補償金。

此次三大板塊併入上市公司,作為運營主體的“宜人貸”在業務、財務層面均需重估。在業務規模被動上升的同時,整合后的單位成本能否下降,單位收入能否上升,還有待市場檢驗。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dsb.cn/

【股市資訊精選文章】

帶你認識未上市股票與一般上市股票有何不同? 

想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投資未上市櫃股票嗎?專家達人分析未上市買賣市場行情大公開!

未上市股票能買嗎?帶你來看未上市股票行情一覽表?

未上市櫃股票買賣常見疏失十大問題

未上市股票查詢機構有哪些呢?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