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同拋重磅炸彈 得“供應鏈物流”者得天下

  日前,阿里投入51億元增持菜鳥物流股份至51%,獲得絕對控股權。同時宣布,在已投入數百億的基礎上,未來五年還將持續投入1000億元用於數據技術、智能倉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建設。

  同日,已經在全國搭建完善的倉儲布局的京東也首次大規模公開展示了其上海亞洲一號智能物流項目和江蘇崑山無人分揀中心。京東物流同時表示,未來五年,還將在全國30多個核心城市陸續建造亞洲一號,實現對全國七大區域的智能化倉儲的全面輻射。

  同一天之內,京東和阿里同時針對物流建設拋出重磅炸彈,動輒上千億的資金量級,標志著物流行業的裝備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為什麼兩家巨頭會同時對物流加大投入?

  物流正在成為電商甚至商業的“命脈”

  在人們的印象中,物流行業的發展壯大是得益於中國电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甚至可以說“先有電商,再有物流”。然而在短短十幾年後,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物流正在成為電商發展的“命脈”,物流的重要性不輸於甚至超過電商平台本身。物流為什麼這麼重要?

  因為它不僅最直觀地影響着用戶體驗感的好壞,還決定着供應鏈效率的高低。而供應鏈則可協調運作產業從生產、銷售到再生產的全過程,因此它的影響絕不止於物流配送一個環節。

  放眼整個商業環境,物流則是商業發展的基礎設施,自古以來物流興盛的城市商業也興盛,社會所有的商業流通都離不開物流。放眼未來,誰能搶先建立物流格局,將對中國未來的商業產生深遠宏大的影響。

  如果理解了物流是整個商業的命脈,那麼,京東和阿里在物流上的競爭其實是一場生死之戰。如果失去物流這個根基,電商必然像被人扼住喉嚨,難以發展。而若能在物流方面取得主動權,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又是極大的。

  惡補的阿里能否追上?

  2007年,劉強東就決定自建物流,如此重資產的投入,在當時引發強烈的爭議與質疑,唱衰之聲絡繹不絕。但是,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到今天再回頭去看,不得不承認劉強東當年的高瞻遠矚。十年的時間里,京東物流在業界口碑極佳,高效率、高質量的物流配送已經成功地為京東樹立起一道堅實的競爭壁壘。京東依託於優異的物流體系快速崛起,培養出一大批重視服務、品質、體驗的高價值忠誠用戶。

  2013年5月28日,馬雲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地產、金融、物流等企業共同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發力物流建設,奮起直追。

  京東目前已經建設了六張跨全國範圍內不同網絡,包括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其中中小件、大件已經覆蓋中國2870個區縣,新疆、西藏的偏遠地區都可以覆蓋到。基礎能力的建設可覆蓋到全國99%以上的人口,能讓一半以上的訂單在6個小時內送達。

  阿里的菜鳥聯盟成立4年以來,物流體驗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在一些定點區域、特定產品,已經可以實現當日達、次日達,成績可謂亮眼。但是菜鳥聯盟還僅僅只能單點實現,就像是漂亮的“樣板間”。這一點,從大家的購物體驗上很容易得到驗證。即便是在這樣的超一線城市,大多數的快件還是像以前一樣,2~3天才能送達。

  究其原因,物流建設作為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是無法一蹴而就的。需要腳踏實地地持續投入和建設。這不僅僅是“有錢任性”就能夠解決的。硅谷有這麼一句話——保護創意的最好方法,就是將其最好地執行。創意、商業模式都可以被複制,但是執行力不能。十年的時間,京東物流已經搭建起了強大的資金、技術、人才壁壘。

  這也是阿里一方面嘲笑京東這麼重資產地自建物流會玩死自己,一方面又馬不停蹄地向京東學習,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倉庫,建設物流基礎的核心原因。

  大戲開場,這是場持久戰

  物流行業進今年頗受關注,人們對於消費的需求,從商品衍生到服務,物流也逐漸走向前端。物流也好,大家爭相在說供應鏈也罷,都不是數據遊戲,商品實打實的在流通,需要資本需要耐力,在這場持久戰里,錢能否解決所有問題?

  1、輕重之爭

  倉配一體化是物流行業的大勢所趨。想要物流更快,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離客戶更近,而實現這一可能的辦法就是就近建倉。

  而京東快背後的秘密正是倉配一體。京東物流提供的主要服務即為自營及部分第三方賣家提供創出配送一體化服務。截至目前,京東物流網絡採用自建網絡為主,七大物流中心覆蓋全國,共2691個覆蓋區縣,倉儲面積高達710萬平米。而無論是菜鳥聯盟的通達系還是順豐,這些快遞公司主要提供的是配送服務,倉配一體化服務所佔比重很小。

  馬雲最近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提到,阿里巴巴在發展到目前的規模后,必須採用重資產策略,大規模投資打造基礎設施。間接認可了他當年嘲諷的重資產模式。阿里近些年也在不斷加緊圈地建倉的腳步,即使阿里憑藉強大的資金迅速投入建倉,但還是面臨買倉容易,運營難的問題。有了倉就需要相應的管理團隊、信息系統,優秀團隊是經過不斷篩選淘汰而沉澱下來的,研發與完善信息系統更要依靠長期大量的運營實踐。因此,倉配一體化的硬件軟件設備都要完備,在此事上時間與經驗都是壁壘,由輕轉重,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

  2、數據之爭

  論大數據方面的能力,擁有龐大的訂單量的菜鳥相比京東物流佔有天然的優勢。然而菜鳥也有它的致命硬傷,這就源自於菜鳥聯盟內部的鬆散及脆弱性。作為一支聯盟軍,優勢是可以短時間聚集一大批盟友,聚合社會資源和力量。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隊友之間存在着嚴重的利益分歧,誰也不甘於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與未來的發展空間拱手讓人。而且從菜鳥物流的股份分配上也可以看出:三通一達以及順豐各自只佔菜鳥股份的1%,這些快遞企業參与菜鳥建設可以說是純粹打醬油。

  今年6月,菜鳥與順豐衝突招致國家郵政局和商務部介入,其事業背後的核心就是數據之爭。未來物流將進入大數據之爭,不只是拼運物流,更是拼大數據背後的科學預測與統籌管理。京東的倉配一體、自營物流使其掌握了產生的所有數據;而阿里巴巴和接入菜鳥的快遞企業間卻存在着間隙:菜鳥既沒將商戶數據給快遞公司,快遞公司也沒有將核心數據對接菜鳥。因此,雖然京東大數據的絕對量級不如菜鳥,但卻十分通透深入,更便於商家與自身物流進行升級與迭代。此外,大數據發揮作用的前提需要有實際的運營場景,相對於京東那種端到端的應用場景,菜鳥的應用場景下沉不夠,當然這也與其在依託倉配一體化上的欠缺有很大關係。

  3、用戶體驗之爭

  曾經有媒體把菜鳥的布局比喻為“天地人三網”,即天網(物流數據)、地網(倉儲物流中心)、人網(服務站、自提點)。前文中已分析過京東與菜鳥在“天網”、“地網”上的各自情況,所謂天網更需要實際的運營場景,地網的搭建尚需時日。

  而在“人網”的建設上,通達系的加盟模式,致使菜鳥物流標準化服務難以實現。而京東自建物流,規範嚴格的管理方式,從用戶角度而言保證了良好的口碑體驗。隨着消費升級,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除了配送時效要求快以外,還要求比如時間上更加精準、配送服務更加尊貴等等,而這些需要全鏈條的智慧運營、規範管理,而這些課阿里需要補得更多。

  所有物流企業都想成為中國未來商業基礎設施的提供商,可這條路其實並不好走,既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和膽魄,也有紮實的持續付出。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相信物流的好戲這才剛剛開始,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轉載上述內容屬於廣告或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東方財經網的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其他文章推薦】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台中借錢,台中借款專家教你成為投資理財高手!

※手上有黃金珠寶卻不知該如何典當嗎?台北借款,中山區當,大同區當免費幫您鑑價!!

※救急過件簡單不囉嗦,24小時當舖一通電話立即貸!

※想知道還在貸款的車子能用來借款嗎?台中汽車借款,台中機車借款公司,不管有無分期皆可貸!

※教你避開未上市股票的四大投資陷阱!

※想知道更多屏東當舖可安心借貸,政府合法立案當舖在哪裡嗎?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