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在官網公布的數據显示,8月出口額為2848.7億美元(約3888.2億新元),雖連續四個月下滑,但較7月14.5%的下滑幅度明顯收窄,7月出口降幅為2020年3月以來的新高。

8月進口額繼續下跌至2165.1億美元,但好於上月12.4%的降幅。

中國星期四(9月7日)公布最新進出口數據,8月出口(按美元計價)同比下降8.8%,連續四個月下滑,但較上月跌幅收窄。進口同比也下跌7.3%,同樣好於上月。

何瑋珍對此指出,這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供應鏈轉移的結果,也將是未來幾年中國面臨的挑戰。她說,政策制定者已將增長重點更多地轉向國內驅動,包括刺激內需以及加強關鍵製造業零部件的自給自足。

中國海關數據显示,8月大宗商品進口回暖,尤其在能源進口上增長顯著,原油進口量較去年增加30.9%,達到5280.4萬噸,創史上第三高月度原油進口記錄。天然氣進口也較去年同期增長22.7%。

大華銀行經濟師何瑋珍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中國8月進出口降幅收窄部分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低,隨着基數效應增強,降幅收窄的趨勢估計將在今年餘下時間持續。

中國過去幾個月外需疲軟,外貿數據持續走低,外貿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美國普查局星期三發布數據显示,截至今年7月的過去12個月里,中國佔美國商品進口額的平均比重降至14.6%,為2005年以來最低水平。

何瑋珍研判,中國經濟情況不會進一步走弱,但仍面臨諸多不利因素,包括高利率、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以及中國國內房地產商持續的債務危機。

彭博社同天報道指出,上述數據表明,中國在試圖恢復增長之際,部分經濟領域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fp-ad-imu1’); });

何瑋珍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8月大宗商品進口量的強勁增長,說明進出口下滑可能已觸底,也表明經歷了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急劇惡化后,中國經濟前景已經回穩。

隨着美國今年從中國的進口額不斷下降,東南亞已取代前者成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根據大華銀行報告,中國今年1至8月出口亞細安的佔比為15.5%,其次為歐盟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