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滿一甲子 「糖尿病之父」林瑞祥推動「共享門診」

仁醫心路分享會-與「台灣糖尿病之父」林瑞祥教授對話

高齡86歲的「台灣糖尿病之父」林瑞祥教授,是將胰島素使用引進台灣的第一人,診治過的糖尿病患不計其數,至今行醫已滿一甲子,還沒放下聽診器,為追求更好醫療品質,他告別大醫院,投入基層醫療,106年7月首度開設糖尿病人自我管理教育及共享門診中心,嘉惠更多病友。19 日下午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邀請林瑞祥教授蒞臨演講,以『共享門診』及『胰島素使用的迷思』為題,與本市基層醫療院所進行精采對談。

 

糖尿病權威林瑞祥教授早年於台大畢業後出國,跟隨胰島素藥物發明者班廷(Frederick Banting)研究糖尿病,後接受台灣肝病之父宋瑞樓邀約,回台大創辦糖尿病中心,並任台大臨床研究所長,前衛生署長林芳郁、輔大醫學院長林肇堂都是他學生。有感於為病患解惑各樣的問題,林瑞祥醫師看診每位病人可花近1小時,號稱全台看診時間最久、看診量最少醫師,相較健保制度下的成本考量,只好離開醫院體系推動「共享門診」,實現由傳統的醫療提供者角色晉升為健康促進實踐者的理想。他認為糖尿病的重點在於「衛教」,一位好醫師不是只有開藥,應該全方位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都要幫病人顧到,也讓病人教病人,比醫師衛教更有效。

 

「糖尿病若不好好吃藥,就要改打胰島素控制!」這是普遍醫病的迷思,醫療人員將胰島素作為恐嚇或是威脅的手段,或是打胰島素是個人的失敗或是懲罰的觀念,使病患對對胰島素產生誤解,甚至連醫師本身觀念也有待加強。林瑞祥教授指出,一旦診斷糖尿病後就可以直接以胰島素作為治療,以期獲得較好的血糖控制,減少後期併發症的產生。衛教師李佩芬指出『病人對胰島素的第一印象來自於醫師及衛教師,但醫護人員往往也是病人恐懼與壓力的來源。』但經由共享門診,可讓病友對醫療團隊更加信任,醫病關係更緊密,真正讓患者說出日常生活的困擾並且得到醫護人員與病友的同理與支持與鼓勵,才能夠讓糖尿病友由被動轉為主動、由消極轉為積極,得到最適合的照顧。

 

林瑞祥教授秉持「救一個病人,等於救一個家庭」的理念,建立並極力推動「共享門診」模式,不藏私地提供一生所累積的經驗,期待台灣糖尿病照護的種子遍地開花,發展屬於在「嘉」的共享門診。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笑起來總是露笑齦的原因

※牙齦美白找回自信笑容的第一步

※牙冠增長手術相關資訊

※東方女孩的笑容秘密牙齦美白

※水雷射牙冠增長術效果好嗎?

※牙冠增長術治療費用

 

行醫滿一甲子 「糖尿病之父」林瑞祥推動「共享門診」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