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食療」:近代一個中西醫匯通名詞的誕生

二○二○年九月,美豬進口臺灣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時任衛福部長的陳時中為了捍衛政策,上節目暢談美豬議題。現場來賓謝金河分享小時候愛吃麻油炸臺灣豬睪丸,陳時中隨即稱讚:「難怪你現在腦筋好、體力也好。」結果此語一出,立刻引來不少批評聲浪。臺北市長柯文哲就批評:「他念哪個醫學院的?」也就是暗指該說法根本缺乏科學根據。而陳時中則回應,這是民俗說法,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云云。本文既不討論美豬,也不評論對錯,卻要藉由考察這類爭議中,靠著某種食材進補以達到身體強健或治療某種生理疾病的歷史,或許可使讀者在讀過本篇文章後,對於中西醫的補身概念、食物療效與科技之間的爭議,有多一分了解,方能解讀民俗、經驗和科學之間的複雜關係,擁有更多元的思考,這恐怕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就能夠說明清楚。

藉由攝取特定的藥物與食物,補養身體以祛病延年,在華人的飲食史中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近年來有關飲食史的研究成果,堪稱豐碩;作為一種日常生活史或社會史的中國飲食研究,牽涉主題相當廣泛;西方飲食史,近年更有興盛之勢。然而,書寫飲食與健康、醫療的歷史,有別於傳統菜餚、食材、烹調的歷史或文化書寫,例如陳元朋的研究很具有代表性,除了飲食在社會文化史中的意義外,更重要的是,他很早就關切到食物與疾病關係的梳理,雖然其論文關切的主題多在清代以前,但近代仍存續的食療知識,大部分是自古傳下來的,不論是在內容或書寫形式上,仍具有知識累積的痕跡。現代中醫對飲食治療的歷史相當重視,其整理之資料與文獻,可作為對了解中醫食療歷史之參考。而中醫文獻近十年來整理之各種養生、本草類書籍,也有大量飲食健康的歷史論述,陸續有醫史學者關注這些議題。

本文要訴說的故事,就是華人飲食療法的傳統,在近代受到西方科學知識衝擊後,新的「食療」一詞有什麼改變?我們如何從歷史中找尋現今飲食補養與療病的意義?而當中的中西飲食療法之異同又為何?希望讀者可以在本文中找到一些答案與反思現代性的路徑。

擔任過中央國醫館館長的焦易堂(一八七九-一九五○),曾在中醫辦理的《食物療病月刊》封面提詞,該刊是以食物來「仁術養生」。焦氏追溯周代即有食醫,申言醫(藥)食同源,好像是再自然不過之事,這是一九三○年代中期的事。但我們可能忽略了「食療」意義的近代轉型和混合現代性的可能。因為在此之前,近代談食物療法的大多是西醫,而其意義也不同於傳統食療。揆諸晚清民國報刊資料庫,其實近代中國極少有人用「食療」一詞,最早出現的詞彙其實是「食養療法」,乃西醫汪自新於一九一四年發表之〈學說:肺癆病者之食養法〉。至一九二○年,王頌遠翻譯一篇刊載於《中華醫學雜誌》上的文章〈慢性關節炎之食養療法〉,為當時西方醫學認為關節炎的原因乃腸管不健康、被細菌侵入導致,所以必須特別重視飲食;而此時食療的意義,是減少攝入刺激腸道或助長細菌生長的食物,並非吃特定食物可以「治療」關節炎。所以近代「食療」史,不能只看字面上的意思,還需透過語言和呈現方式來重新檢視它。

傳統中醫論食物與衛生的關係,大多記載於本草與養生書的系統內,民國時出版之《卻病延年長生術》(一九一六)就記載:「《神農本草經》分藥味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藥,往往有久服輕身、不飢或久服不老、長生之語。食物有關於人生壽命之長短,吾國人早知之矣。」除顯示中國藥食合一的觀念外,也明確指出飲食與健康關係之依據。近人甚至認為《神農本草經》內的知識「全受食療意識所支配」,對傳統醫學影響甚鉅。這套基本知識在近代以前主要是以食物(藥)之性質(寒、熱、溫、涼、毒)和味道(酸、苦、甘、辛、鹹)來初步分類食物性質,而以治療疾病之功效與禁忌(相沖)為其主要的知識呈現方式。但到了近代,食物內看不見、嚐不到的營養成分開始被一一發現,而這類「營養」知識被認為才是保衛生命的重要元素,逐步影響了人們對飲食與健康關係的理解。這裡說的「衛生」不單指清潔、乾淨之意,而是指食物與身體健康、疾病的鏈結。西方營養學知識須以消化生理學(digestive physiology)為前提,民國時有關飲食衛生之變化,還需將消化生理學之轉變一起考慮。身體的現代性與衛生之關聯,已有不少學者梳理,應可繼續從飲食的角度來考慮。相較於西醫從消化生理學跨入營養學之建構,中醫似不甚重視營養與中藥的關係。但事實是否如此?改變是怎麼發生的?民國中醫如何接納營養觀至傳統的飲食療法內,進而成為新式「食療」的知識資源?也是本文希望解答的謎題。

在資料運用上,簡單梳理明清以降承載傳統中醫藥知識的專書,最重要的仍是以經典的方式呈現,不管是世醫還是儒醫,都需具備一定的專業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明、清以來出現的通俗醫書,已使醫學知識較為普及,甚至著名醫者也從歌括入門學醫;但一般民眾手中能掌握的主要還是一些方書與藥書,知識擴散的層面仍較為狹窄。但自晚清以降,隨著新式報刊的出現,醫學中有關食物營養與疾病的知識,開始透過白話,去除了艱澀的理論,以「家用」、「居家」、「常備」等語言形式,透過報刊或西藥品目錄這類的書,直接刊載有效的藥方,出現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這些知識偏重日常應用,各界也常將這些知識編成小冊子,以供公眾之閱讀,當把「家庭」的概念運用於醫藥或飲食上,即不單指在「家庭」這個場域,而應視為日常、公眾的醫學知識,比較合宜。筆者已發現,針對日常藥品與食品在疾病防治和調養意義上,近代中西醫著力甚深,報刊內有不少知識值得梳理。並且,根據統計,家庭用成藥與營養品的範圍相當廣泛,可說是民國時期各大西藥房藥品分類中的最大宗。故本文將以報刊為主、醫書為輔,來分析中西食療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轉化。

(本文摘自《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時報)

【內容簡介】

品嚐歷史中食物的滋味,探究補養文化的衝擊與再生

本書的焦點在於探討「補養」的歷史。臺灣街頭巷尾的飲食文化中,充滿著各種「補養」的菜色,從早期的狗肉鍋、燉鱉湯、蛇湯、十全排骨,到一九八○年代,逐漸普及全臺的羊肉爐、薑母鴨;還有青草茶、苦茶等,相信讀者對這些滋味都不陌生。由於傳統文化中藥食如一、藥食同源的發展,這些食物通常加了不少具補養功效的中草藥材於其中,而賦予一道菜色、一碗熱湯、一杯茶飲等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功效,這樣的文化現象與背後的歷史因素值得探索。

此外,生活中諸如維他命、雞精、蜆精、提神飲料等具有補養、補精神、提升體力的飲品,即便已被「科學」二字重新包裝,但還是伴隨著傳統補養功效的話語,而成為現代的新補品,可見補養文化影響之廣泛,歷久不衰。

食補有沒有真實效用,需要專業醫師來解答,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中了解所謂被社會文化所認同之「療效」或某些「效果」,是如何透過各種歷史因素而被建構出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東亞各地的科學觀和中西醫匯通概念,又如何賦予這些具有補養意義的食物,一些全新的健康概念,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閱讀本書,可讓讀者在吃下這些食物時,擁有多一份趣味與對其健康功用之省思。

【作者簡介】

皮國立/主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著有《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中醫抗菌史:近代中西醫的博弈》、《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等學術專書,並合編有《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藥品、疾病與社會》、《憶載航空城:大園落地生根的記憶》以及高中歷史教科書等等,另有學術論文、專書篇章等80餘篇。

過敏原檢測 – 你的營養,可能是孩子的毒藥!疫情期間直接線上購買全家人的保健品推薦健康沛保健館,水雷射牙齦整形讓你擁有名媛般的迷人笑容.>做完內視鏡拉皮心得分享-醫美熱門討論區。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什麼是上唇定位術?上唇定位術,透過水雷射輔助,處理過多的口腔黏膜組織;紫錐花栽培過程?秉持無色素及香料等添加物,只給寶貝最好的!東方女孩的笑容秘密牙齦美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張表讓你看懂癌症檢測性病篩檢流程!紫錐花萃取液用途 ?在歐洲和北美,紫錐花的萃取物被政府認可適用於多種症狀;預約板橋人工植牙專科醫師。斷醣飲食┇改變吃法就能瘦!台北中醫減肥。怎麼決定是否需作牙冠增長術?關於性病檢查你應該知道的9件事,HIV RT-PCR 的準確度及愛滋病確認診斷?如何提供長期依賴呼吸照護服務?笑齦矯正,更多照片案例,來看看似真牙醫診所的案例..笑起來總是露齦笑的原因,由於上顎牙齒上方的骨脊太過外擴或外凸,間接使得上嘴唇更容易上翻.戴隱形矯正牙套前 有先做好功課嗎?隱適美整牙過程公開分享矯正就是投資外在美。我想要做梅毒篩檢,可以匿名嗎?

曾齡儀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歷史學博士,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研究興趣為近代日本史、近代臺灣史、移民與食物史,著有《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

張仲民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任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史。出版有《種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葉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等四種,發表有論文、書評多篇。

牟立邦

復旦大學博士,現任臺灣明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史/中日抗戰、貨幣史研究;物質文化/飲食文化、影視研究。著有〈兩岸史學史視野下的淞滬會戰「軸線移轉說」述評〉、〈明清之際台灣「番銀」的通行——兼論社會經濟的發展〉、〈「辛甚曰辣」:明代以前中國辛味概念的形成及演繹〉、〈從「董月花」的塑造看文化與群體的折射〉等篇章論文。

劉士永

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專長為醫學/公共衛生史、日本殖民醫學、東亞環境史。著有《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的形成與擴散》、《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in Japan-Ruled Taiwan, 1895-1945等專著。

張淑卿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訪問學員、博士後研究員。專長領域為臺灣醫療衛生史、護理史、以及科技、醫療與社會。著有研究論文、書評、翻譯等百餘篇,散見於中英學術期刊中。

安勤之

母親說「天下一勤無難事」,安是家族名,之是輩分序。胸無大志,心懷小事,著有四物、靈芝、牛樟芝相關論文。樂於吃飯、睡覺、打太極,鑽研尼采、實驗教育與社會學理論,目前任職於陽明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擔任實作級專案助理教授。

蔣竹山

臺灣桃園人。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文學院學士班主任。曾任東華大學人社院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大學歷史所所長。研究興趣喜歡打破傳統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塊分立之框架,主要方向為醫療史、新文化史、全球史、公眾史學。歷來除關注全球視野下的物質文化史研究,在學院推動相關社群活動外,也對社會大眾推廣歷史普及與公眾史。

《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時報
#
#
#
#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17000003-260418

您可能也會喜歡…